2013年恒大止步半決賽,本被視為雞肋的“世俱杯”依舊成為了那個冬天最炙手可熱的賽事。但在挑戰(zhàn)拜仁的豪邁壯志中,在鋪天蓋地的群情熱議中,你是否還記得“世俱杯”的前身——豐田杯?
對于很多年輕人而言,這是一個遠古陌生的名詞。上了一定年紀的球迷都知道,在資訊匱乏的上個世紀后期,每年寒冬臘月時的豐田杯簡直就是足球盛宴,銘刻了許多經(jīng)典的比賽,偉大的名字。
往事隨風,大雪紛飛,只堪買醉憶當年。
難忘那一場雪戰(zhàn)
與世俱杯的賽制不一樣,成立于1980年的豐田杯只有一場比賽:由當年的歐洲冠軍杯冠軍對抗南美解放者杯冠軍,固定場地為東京國立競技場。這個賽事從一誕生開始,無論是球隊的整體技戰(zhàn)術(shù)還是明星的個人色彩,都有著奪目的亮彩。
對于中國球迷而言,豐田杯的鮮艷記憶來自1986年,那一年豐田杯首次通過電視直播,為我們所親切體會,且津津樂道。
豐田杯與世界杯的感覺涇渭分明,也正是從那時起,我們才真正目瞪口呆于所謂“地方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水準,并連同對擺在場邊上那輛款式奇特的“東洋轎車”稱羨不已,以及對“最佳球員能開走這部車”的獎勵制度,感覺不可思議。
視覺感受最為沖擊的那一屆比賽,是1987年,葡萄牙波爾圖隊與烏拉圭佩納羅爾隊在漫天白雪間的交手。這也是足球史最著名的雪戰(zhàn),盡管比賽用球改為紅色,但由于皮球在雪中慢慢地變重,正常比賽更換了四個球,甚至有一次球被踢爆!
據(jù)統(tǒng)計,本場120分鐘的比賽,球員累計摔倒了180次。結(jié)果同樣被天氣所左右:加時賽進行到下半場第5分鐘,佩納羅爾隊后衛(wèi)一次漫不經(jīng)心的回傳門將,結(jié)果球被積雪阻擋而滾不動了,馬杰爾勁射破門——但賽后這位波爾圖球星累到不行,坦言“這一輩子都不想看到雪了”。
一場比賽17個球,逆天啊
一場足球賽,能進17個球——這是打籃球的節(jié)奏吧。
在1988年的豐田杯上,誕生了史上最扣人心弦的大戰(zhàn)。烏拉圭民族隊與荷蘭埃因霍溫隊各施絕技龍爭虎斗,民族隊先拔頭籌,而埃因霍溫的一次次進攻都被烏拉圭人拒之門外,就當人們認為比賽將以1∶0結(jié)束時,剛剛在漢城奧運會上榮膺最佳射手的羅馬里奧頭球扳平了比分。雙方進入加時賽中,埃因霍溫隊先憑借科曼的點球領(lǐng)先,眼看民族隊就要“命喪黃泉”了,卻不料終場前3分鐘,民族隊利用角球機會頭球破門,死里逃生。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點球決戰(zhàn)如期而至,但依舊難分勝負,直到雙方派出了第十個球員,民族隊門將塞拉奇跡般撲出對手的點球——7∶6(總比分9∶8),烏拉圭民族隊不僅為南美洲第七次捧杯,而且還成為第一支兩奪豐田杯的南美球隊。
就在民族隊歡呼慶祝之時,離開場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3個小時。這算是豐田杯歷史上最艱苦的一場比賽,也是進球最多的一場。
而值得一提的還有烏拉圭著名國腳烏戈·德萊昂,憑借這個冠軍,他成為了豐田杯歷史上第一位先后三次參加豐田杯并且三次捧杯的傳奇人物。在此之前的1980年和1982年,他分別代表烏拉圭民族隊和佩納羅爾隊,兩次在日本稱王。
初識三劍客,驚為天人
說到荷蘭三劍客,侃侃而談的,大有人在,但要說多數(shù)中國球迷第一次見識“三劍客”的威力,也是在豐田杯。
AC米蘭應(yīng)該算是豐田杯史上最偉大的球隊。1989年,薩基統(tǒng)帥、“三劍客”領(lǐng)銜的紅黑軍團君臨東京,埃瓦尼的進球,幫助米蘭1∶0力克哥倫比亞麥德林民族。待到次年,紅黑軍團更是奉獻了這項賽事史上最精彩的90分鐘——巴斯滕的輕盈吊射,里杰卡爾德魚躍沖頂,古利特的仰天一笑……正是在“三劍客”的群星閃耀之下,AC米蘭3∶0輕取巴拉圭奧林匹亞,成為第一支蟬聯(lián)豐田杯的球隊。隨后,成批量的中國球迷,從此戰(zhàn)開始鐘情于紅黑兩色的風采,而那場比賽的精彩瞬間,也在之后十余年來,一直在電視上不斷闖進我們的視野,凝固我們的記憶。
就這樣,米蘭三劍客把我們帶到了藝術(shù)足球的殿堂中,也在我們心中埋下了豐田杯的種子。